爱和尊重
------ 谈谈我当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
爱和尊重有一种神奇的力量。只要教师用充满爱的眼光并用尊重的口吻与学生交流,那么,哪怕是那些任性而骄横的学生,都会在他的心灵激起层层波浪,映出美丽的图像。班主任的言谈举止,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、感染熏陶的作用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“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?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,他热爱孩子,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,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,善于跟他们交朋友,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,了解孩子的心灵,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。”回顾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,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。但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收获。有了几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:
一. 为人师表,持之以恒,提高班主任威信
教育学家贝尔说:"具有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,而是师生相互的接触。"一个受学生依赖和敬佩的班主任,他的教育将是深刻的,持久的,以至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。如徐特立对毛泽东、藤野先生对鲁迅。任何一个班主任只有当他有了威信时,班级工作才能开展,学生才会紧密地在他周围形成一种向心力、凝聚力,最终成为激励和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,所以班主任的威信是当好班主任的关键。我认为威信的建立靠的是: 1.做到以身作则,为人师表;2.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;3.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。
1、 以身作则,为人师表。
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做出榜样,塑人先塑己,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。我想既然接受了领导分配的任务就无论如何要干好,这才对得起学生与家长,对得起自己从事的神圣事业。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要求,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,自己首先做到,如自己从不迟到、早退、坚持每一节课都认真对待,善始善终,不应付,坚持跟两操与自习,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,大清扫时,亲自动手和学生一起干。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楷模,不断冲击学生的内心世界,使他们积极向上。
2、 班主任优秀的才能对学生是一种无穷魅力。
有学者认为:"班主任既要有理论家分析、综合、雄辩之才,又要有艺术家想象、概括、表现之才"。因此作为班主任,我努力使自己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与修养。我除努力加强自己专业课教学能力外,还阅读了大量有关人生哲理、修养方面的文章、书籍,从理论上充实自己,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,以出众的才能去征服学生的心灵。我认为只有具备多方面才能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,才能树立起威信。
3.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是指有意识地利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。
我学习了《教育学》、《心理学》等书籍,可有些事并非像我想的那么简单,如书上说不能让学生"怕",我就力求与学生和睦相处,然而事实告诉我,过于"平易"还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,所以还要宽严适度,严格要求与耐心的思想教育相结合,就是要突出"严"和"耐心"两方面。针对班里个别同学懒散的现象,我首先提出严格要求,对个别同学也勇于以予严肃批评。班里有几位同学多次违反纪律,为了严肃纪律,在班会上,我提出严厉的批评。过后我又反复找这几位学生谈心,和她们交流沟通,把握她们的思想脉搏,因势利导,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。做这种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容易,他们长期形成的思想态度不是开几次班会,批评几次,谈几回心就能奏效的,这就需要大胆管理与思想感化相结合,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使这几位同学对我由原来的不理解转变为现在的尊敬、拥护。
二、 严字当头,爱含其中
1、要从“爱”心出发,动真情。
爱是教育的源泉,教育中没有情感、没有爱,犹如池塘里没有水一样,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,"没有爱,就无所谓教育"。
“严而有爱、情理交融”,作为班主任,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,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,既要舍得花费心血,静心的坐下来,耐心、认真的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,不断的深入实际,付出真情和爱心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,与他们彼此信赖,有深厚的情感;又要严格要求学生,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绝不放松。晓之以理须动之以情,动之以情须晓之以理。
2、要有的放矢,抓契机。
心理学告诉我们“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”。实践也证明,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有当其具有接受教育的良好心理状态时,教育的内容才最容易入耳入脑,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,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,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,注意察其言、观其色,及时准确的把握他们“动情”时机,从而抓住契机,对症下药,以达到有效感人之目的。
我班有位女生调皮捣蛋是出“名”的,上课不认真听讲、讲话、睡觉,下课打打闹闹,纪律松散,经常迟到,集体观念也不是很强。对这位同学我没有放弃,而是发现她长跑的特长,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冬季长跑比赛, 让她明白老师在注意她的闪光点,她并没有到那种“不可救药”的程度。记得有次她生病发烧,我亲自送她到医院,陪着看病,垫付医药费,通知家长来接。之后又到宿舍去看望,关心她的生活及学习,慢慢的我发现她变了,变得比以前有礼貌,学习也认真了很多,上课从不迟到,据任课教师和同学反映她的变化很大。
总之,在班级管理中,我充分发挥女性细腻的观察力,以全部的爱心从各方面关心体贴学生,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困难,公平地处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矛盾纠纷,举止言谈给学生以亲近之感,我从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去照顾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;在学生生病住院时,多次去医院探望;对思想迷茫的学生与他悉心交谈并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、共商教育良策。在教育学生时,我尽量从正面说服教育,鼓励他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,发挥自己的特长,让他们投其所好,给他们多一些关心、呵护,少一些辱骂、指责。这样长此以往,终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。
三. 运用教育机智,正确处理班级突发事件
一个班级因学生个性不同,气质各异,身心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,随时都有可能引发一桩又一桩的突发事件。比如学生之间突然打架,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突发事件,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,做为班主任必须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,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炽热的心肠,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从而使学生接受教育,收到良好效果。
1. 抓准"燃点",捕捉教育时机
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:“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,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。”人们都有自觉能动性、自尊心和荣誉感,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,他们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。
我班上有位女生一夜未回宿舍,她为了掩盖自己的违纪行为,竟说通了其宿舍另六位同学为其作证说她是回宿舍住的。对于她们的行为,我并没有采取过激的言语来批评她们、歧视她们、挖苦她们,而是耐心的、认真的为她们分析夜不归宿的危险、包庇的危害及今后走上社会的种种情况;作为女孩要自尊、自爱,要真正的做到互相帮助、互相关心、明辨是非。让她们思考,和我心与心的交流,真正从思想、心理上明白这个道理,放下思想包袱。经过多次交流,该宿舍的同学对我说:“老师,对不起,我们知错了。包庇某同学不是在帮助她,而是对她不负责任。通过这件事,我们更学会了明辨是非。”而这位女生仍坚持说自己是回宿舍的,而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,使我不能回家照顾生病发烧的孩子(小孩才八个月大)。我对她说:“作为班主任为你这件事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,连自己才八个月大在发烧的小孩子都没时间照顾,为什么?即使你不承认,现在也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没回宿舍。按照校规,现在给你处分就行了。但是我要让你从心里面清楚、明白你这么做事的危险性!”从这件事入手,让她真正能从思想上接受、转变、认识到自己夜不归宿的危险及说谎的错误思想。
在整个过程中,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,在情中有理、理中有情、情理交融、通情达理中转化她的思想。由于捕捉到这种教育的好时机,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,该同学从心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行为,并且日后也证实了她是真的改正了不良行为。反之,如果对学生采取威吓,对当事者处罚,那么,当事者就有可能变本加厉,做出更严重的事情来。对学生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时机,起不到教育的效果。
2. 采用"迂回战术",另辟解决矛盾冲突的蹊径
这种方法就是在教育时机不成熟而另辟解决矛盾的蹊径。我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采取回避,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,从他们消极因素中找出积极因素,化解矛盾。
有两位同学因一点小事发生争吵,互不相让,甚至发展到要动手。听到此事后,我如果利用班主任的权力不可能化解他们彼此的敌意,正好,学校安排元旦文艺汇演,我故意回避他们的纠纷,笑着对面他们说:"你俩相声说得好,这次班里的节目就交给你们了。"不等他们回答,就鼓励他们,"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演得好。你们俩代表着我们班集体呀!"表演时,两人配合非常默契,还拿到了一等奖,我非常开心地表扬了他们,肯定了他们,并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谈感受,此时,两人互称是对方的功劳,于是一场风波烟消云散了。这样我利用他们相互进步的愉悦感,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荣誉感上来,在他们成功时,给予表扬,使矛盾消除。
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历了许多事情,我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,而且是一项反反复复的工作。要做好班主任工作,顺应新的教育潮流,班主任不但要有较高的素质,而且要注意细节工作,“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”,心系全班同学,面向全体同学,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。“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”。我以为作为班主任,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学生,请别忽略了爱和尊重的力量,因为它的伟大和神奇会使颗颗纯真的心充满信心!